News

高考完报志愿时,早已做足功课的齐欣,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电力电子及自动化学院。大学毕业后,齐欣想考研,征求家长意见时,父母亲说“你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尽力去做就好”。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生物物理所)研究员孙飞课题组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苏仁、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黄国宁/林婷婷等团队,在我国本土学术期刊《细胞研究》发表重要成果,为弱精症的精准诊疗提供了新见解。
然而,随着岁月变迁,这支船队逐渐隐没于历史中。人们只能从史书的只言片语、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中寻找一些蛛丝马迹。历史记录中四十四丈四尺长、一个足球场般大的“宝船”再未出现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可持续性》。
翼龙是最早具备主动飞行能力的脊椎动物类群,起源于晚三叠世,并于白垩纪末期与非鸟恐龙一同灭绝。长期以来,古生物学家对翼龙的食性提出了各种假说:捕鱼、吃虫、食腐、滤食,抑或植食?目前,已报道的保留有胃容物的翼龙化石仅有6件,其胃容物主要以鱼类残留为主。因此,古生物学家仅一致认定翼龙“食谱”中有鱼,但其他食物则缺少直接化石证据。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和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合作,研制出一款新型集成芯片,实现了太赫兹波与光信号的相互转换。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有助推动超高速通信、测距、高分辨光谱以及超快计算等领域的发展。
德国莱布尼茨老龄研究所团队在一种名为鳉鱼的淡水鱼大脑中发现,随着年龄增长,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工厂”——核糖体,在制造某一类关键蛋白质时出现卡顿,从而引发一连串恶性循环,导致细胞功能不断衰退。这或许是一种潜在的细胞衰老“总开关”机制及多种细胞老化现象 ...
研究人员的进一步工作,破解了太阳“磁场舞蹈”之谜。他们发现,太阳对流区的对流和湍流运动是驱动这一“舞蹈”的关键。等离子体与磁场从对流区浮升时,会改变电流片周围的气压梯度与洛伦兹力,如同无形的手挤压电流片,使其缩短并在垂直方向形成新电流片,进而引发方向反转。此外,磁重联速率的100—400秒周期性起伏与太阳声波振荡周期一致,暗示太阳内部运动与大气活动存在深层关联。
该发现对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提出了挑战。过去科学家普遍认为,月球在约43.5亿年前才完全凝固。但这项新研究提出,43.5亿年可能并非“岩浆海洋”的终结时间,而是月球后来经历的其他重大热事件(如大规模陨石撞击或月幔熔融)的记录。
在生命科学领域,基因组编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不过,大片段DNA编辑一直面临重大挑战,对数千乃至数百万碱基的精准操纵更是基因编辑领域的核心难题,备受关注。
在人类视线之外的黑暗深处,栖息着地球上95%的原核生物,约占地球总生物量的19%。这些深部生命究竟如何延续?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地壳断裂瞬间释放的化学能,可为地下微生物提供能量。这一重要发现不仅改写了地球深部生态系统的能量剧本,也为火星、木卫二等星球的“暗生命”设想提供了现实蓝本。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科学进展》。
在地形上,深渊是海底的凹陷区域,深度在6000米至近11000米之间,形成于板块俯冲作用。长期以来,理论认为化能合成群落在海沟中可能广泛存在,但实际发现的却寥寥无几。